吹響司法護航嘹亮號角 用心用情守護好綠水青山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柳林縣薛村鎮小成村村委會主任 馬金蓮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黃河寧,天下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圍繞深入開展黃河大保護積極提案、議案。最高人民法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施行之際,召開貫徹實施黃河保護法暨沿黃九省區法院黃河流域司法保護工作推進會,充分彰顯人民法院積極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決心和行動。應邀列席此次會議,也讓作為新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我,再次深切體會到了人民法院以人民為中心,踐行司法為民初衷的誠意和真心。
這是一次開在家門口的“司法盛會”。我是土生土長的黃河灘農民,“大禹治水第一門”柳林孟門距我們幾里之遙,秦晉明清交通要塞的軍渡登高可眺,抗戰英雄劉志丹將軍的犧牲地三交鎮便在沿岸。過往的輝煌歷史我們口口相傳,現今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們親眼見證。此次會議充分體現人民法院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認真落實黃河保護法,司法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政治擔當與主動作為,為共同保障黃河安瀾、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提供了行動指南。通過參加會議,我進一步學習了黃河保護法的立法精神和重大意義,更加堅定了保護與發展并舉的信心。我一定帶領廣大村民,深入宣傳貫徹落實好黃河保護法。
這是一次開在家門口的“守法動員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這次會議是一場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司法守護黃河的動員部署會,在動員全國法院系統的同時,也鼓舞著我們沿黃人民群眾。從我做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認真落實黃河保護法及相關法規,引導社會各界在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積極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更加注重生態保護,用實實在在的行動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用心用情守護好綠水青山。
這是一次開在家門口的“思想啟迪會”。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對于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具有重大意義。作為在黃河岸邊長大的農民來說,保護黃河,我能做什么?保護黃河,不僅是保護黃河生態,還要挖掘和傳承黃河文化和黃河歷史,進一步喚醒人民群眾保護黃河的思想意識,真正認識到保護黃河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千秋萬代,保護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司法在保障黃河安瀾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希望人民法院勇擔歷史使命,以黃河保護法施行為契機,全面加強黃河流域司法保護,更好地改善民生,讓黃河沿岸的老百姓看得見更藍的天、更清的水,望得見更美的風景,讓孩子們長大后記得住鄉愁,讓老人們能夠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更好地講好黃河故事,讓保護黃河的理念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這是一次開在家門口的“發展實踐會”。黨和國家政策扶持是最強勁的東風,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都為當地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實現了歷史新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樣是重大國家戰略,我們充滿新希望和美好期待。此次會議,春風撲面,讓我感受到了人民法院對服務加快綠色發展、貫徹落實國家大政方針的高度重視。過去,有的地方采用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一味地向黃河索取,造成了資源破壞和環境污染。通過此次會議,我了解到人民法院積極適用恢復性司法措施,助力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更加堅定了保護黃河從我做起的信心和決心。
最后有幾點希望。一是希望繼續加大對黃河保護法的宣傳普及,讓這部法律在沿黃地區家喻戶曉,讓人民群眾更好地學法、懂法、守法。二是持續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嚴厲打擊破壞黃河流域環境資源行為,讓法律成為保護黃河的一把利劍。三是呼吁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黃河,傳承黃河文明、弘揚黃河文化,共同支持全方位保護、治理黃河,讓保護黃河成為全民自覺行動。
貫徹黃河保護法 保障增進民生福祉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華炬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會議主任 劉 正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為解決黃河流域特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探索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模式提供了根本遵循。
即將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是繼《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之后我國的又一流域性立法,標志著我國“江河戰略”的法治化,為黃河流域系統治理和協同保護提供了重要法治支撐,對于促進維護沿黃地區綠色發展和生態安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在最高人民法院貫徹實施黃河保護法暨沿黃九省區法院黃河流域司法保護工作推進會上,沿黃九省區法院通過《司法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山西倡議》(以下簡稱《山西倡議》)?!渡轿鞒h》的簽署是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具體舉措,也是司法機關積極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保障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體現。
立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渡轿鞒h》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呼吁全面貫徹生態優先的綠色司法理念,努力促進黃河流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僅局限于懲治當事人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違法犯罪行為,更體現出對生態環境自身價值的高度重視。突出強調“生態保護紅線”意識,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障黃河安瀾,鼓勵流域各級法院完善法律適用規則,探索創新生態修復裁判執行方式,充分踐行了“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理念,必將更加有力服務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渡轿鞒h》針對黃河流域特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對司法服務保障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沙關系調節和防洪安全、高質量發展等領域提出專門性具體倡議,充分回應沿黃地區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環境訴求,生動詮釋了“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其貫徹落實必將有力增強沿黃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黃河真正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緊扣黃河保護法立法精神?!渡轿鞒h》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充分考慮流域治理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呼吁黃河流域各級人民法院充分考慮黃河流域不同區段的突出生態問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切實增強司法保護工作的針對性。突出協同治理在黃河流域治理中的關鍵作用,樹立全流域“一盤棋”意識,通過綜合運用和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審判職能作用,創新裁判執行方式,實現對黃河更為全面、更為精準的保護。
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渡轿鞒h》堅持新發展理念,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原則,依法保障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通過要求各地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案件,鼓勵支持科技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以司法手段助推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助力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具有濃厚黃河特色?!渡轿鞒h》分別從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沙關系調節和防洪安全、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高質量發展等不同角度,為全面加強黃河流域司法保護工作指明方向,字里行間都是滿滿的“黃河味道”,更加凸顯出黃河流域司法保護的鮮明特點與專業屬性,為各地法院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提供了重要指引。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在黃河保護法即將施行之際,此次會議的召開和《山西倡議》的發出正當其時。充分展現出人民法院司法守護黃河的信心決心,也體現了新時代司法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山西智慧?!渡轿鞒h》是人民法院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動實踐,發出了司法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必將為黃河流域更高水平生態保護和更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司法之力。
司法護航企業綠色轉型 厚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底色
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趙建澤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賦予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的內涵。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強流域綜合治理,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進一步為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全國兩會剛剛結束,最高人民法院就把會議精神融入火熱的司法實踐中來,組織召開貫徹實施黃河保護法暨沿黃九省區法院黃河流域司法保護工作推進會,充分彰顯了法院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決扛起護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職責使命,保障黃河安瀾,厚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底色。
一、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持續加強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近年來,人民法院立足“國之大者”,堅持服務保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依法保護人民環境權益,根據環境資源保護利用現實需要,積極探索環境資源協同審判工作機制,有效構建刑事、民事、行政審判歸口審理模式,不斷提升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司法能力水平。
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導下,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全面加強環境資源普法宣傳,嚴格落實協同審判機制,培養既精通法律又熟悉環境法知識的專業化審判團隊,探索積累了黃河流域司法保護的有益經驗。與此同時,聚焦黃河流域重點生態環境保護區,設立環境資源法庭和司法保護基地,打造集生態司法保護、生態環境修復、生態法治教育、生態文化推廣于一體的工作平臺,在構建多元治理格局、推進生態修復等方面主動作為,全面提升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法治化、專業化水平。
二、黃河保護法貫徹實施意義重大
2022年10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黃河保護法通篇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體現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反映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突出特點,形成有效保護黃河的法律制度體系。黃河保護法內容豐富、涵蓋廣泛,對企業在生態文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同樣有著極強的指引推動作用。特別是針對黃河流域保護與發展“爭水”問題,黃河保護法明確了大力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的發展思路。
焦煤集團在黃河流域分布著多家煤礦企業。近年來,我們大力開展節水技術改造,推廣節水裝備應用,初步實現“防、治、用”一體化建設?!胺馈本褪窃诿禾可a中推行保水開采、綠色開采,從源頭保護水資源;“治”就是推進礦井水深度治理,外排礦井水全部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用”就是大力實施中水復用,礦井水經深度處理后優先用于井下生產、選煤廠補水和綠化用水等。隨著黃河保護法的實施,必將進一步引導我們在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高質量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也迫切需要人民法院司法服務保障企業創新綠色發展。
三、司法護航煤炭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煤炭行業作為傳統能源產業,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方面面臨的挑戰更加艱巨。希望人民法院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黃河保護法的實施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法治保障。通過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各類環境資源案件、加強司法政策指引、發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示范引領企業統籌推進減污降碳、生態保護、綠色低碳發展。推動企業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融會貫通到生產經營全過程、各方面,用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牽引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高質量發展,服務加快形成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全新發展模式。同時,加強對企業做好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發展規劃的保障指引,服務重點排污企業中長期減排目標、路徑及實施步驟,牽引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踐行“兩山”理念 筑牢黃河司法保護屏障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財經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主任 白琦瑞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不懈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升華和實踐結晶。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從古到今,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一、黃河流域司法保護工作推進會是一場及時雨
帶著兩會精神的熱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即將實施之際,最高人民法院召開貫徹實施黃河保護法暨沿黃九省區法院黃河流域司法保護工作推進會,落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深化環境司法改革創新,致力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是一場有力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及時雨。
近年來,人民法院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履職盡責。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休戚相關。2021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指出:“改革開放以后,黨日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同時,生態文明建設仍然是一個明顯短板,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各類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呈高發態勢,成為國土之傷、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必將付出極其沉重的代價?!鄙轿魇赛S河流域降水量少、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非法采砂、捕撈、狩獵等問題比較突出。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人們對資源消費的需求仍在不斷增長,整體資源保障能力較弱,對山西經濟發展制約明顯,不足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兩山”理念的突出貢獻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新成果
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生態文明是以生態規律為依循、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目標的文明新形態。在整個建設過程中,我們不是只講索取不講投入,不是只講發展不講保護,不是只講利用不講修復,而是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綠水青山是我們的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要準確把握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內在聯系。綠水青山的誘人景象及其宜居宜業宜游特征,不僅是人民生態福祉,也使游客、人才和投資者偏愛有加,成為引來“金鳳凰”的“梧桐樹”和激活土地、勞動力、資產等要素的“催化劑”。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生態靠民。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促進生態文明成為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和自覺行動。
三、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司法路徑
黃河流域生態系統是一個整體,山水林田湖草沙構成相依共存、有機關聯的生命共同體。這個生命共同體的生生循環、綿延不息葆有著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根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從根本上講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秉h的十八大以來,“兩山”理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目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中央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的落地生根,需要不斷探索完善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而環境司法在此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踐行新時代環境司法理念。近年來,黃河流域各級人民法院深入踐行“兩山”理念,貫徹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優先、預防為主、損害擔責等原則,形成了保障黃河安瀾的生動司法實踐。創新適用補植復綠、增殖放流等恢復性司法舉措,建設黃河流域生態司法修復基地,促進受損生態及時有效修復。創新黃河流域生態林業碳匯損失計量及賠償機制,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建立黃河流域文化遺產司法保護機制,嚴厲懲治故意損毀自然遺跡違法犯罪。構建完善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環境資源審判體系,通過黃河流域環境司法標志性案例,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中國司法智慧和方案。
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服務合力。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性復雜工程。為有效解決生態保護和服務環境治理中的突出問題,人民法院通過多元化糾紛解決、信息協作等方式,不斷增強環境資源保護合力。在黨委統一領導下,持續深化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利、農業、林草、公安、司法行政等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聯動。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不斷優化流域內法院協同、案件跨區域集中管轄、強化與其他部門外部銜接,唱響新時代環境資源保護和服務的“黃河大合唱”。
加強黃河保護法治宣傳教育。治理一條河,提升一座城。司法守護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滿足居民親水、休閑需要。今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將正式施行。希望人民法院加強對黃河保護法的貫徹落實,依法審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案件,通過發放宣傳手冊、聯合相關部門現場普法、案件集中宣判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普法活動,促進黃河保護法的有效實施。
凸顯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利民、惠民、為民價值。進入新時代,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愈益普遍、愈發強烈,期盼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懊裰煤弥?,民之所惡惡之?!毕MS河流域各級人民法院持續加強司法服務的自覺擔當,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需求。
?。ㄎ淖钟晌湮柠愓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