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全國人大代表古清月(右二)赴西安知識產權法庭參觀調研。 許 穎 攝
西安,西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重鎮。立足于“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應時代之變,為創新賦能,以高效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不斷推動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知識產權是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在秦創原——陜西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平臺,一大批具有高科技價值潛力的科創企業正在被逐步孵化,蓬勃成長。為助力秦創原建設,西安中院出臺《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設立陜西省首個知識產權巡回審判庭,為相關司法實踐提供良好制度體系、專門機構保障;同時,邀請融商法律服務創新中心入駐訴服大廳,拓寬多元解紛“快車道”,為今日的“瞪羚企業”成長為明日的“專精特新明星企業”提供鼓勵性、保護性法治環境。
對內引領高質量發展,對外提升國際競爭力。作為“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重要窗口,西安中院擦亮了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西安名片”:將訴前調解、行業協會調解與司法確認結合,不斷完善多元糾紛化解平臺,形成了黨委領導、府院聯動、社會參與、法治保障、系統治理的大保護格局。
2022年8月,西安中院積極引入“融解決”理念與仲裁機構聯合調處一起涉外著作權侵權糾紛案,為“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解紛提供了示范引領,被評為2022年陜西省“一帶一路”建設十大亮點之一。
“貴院及時解決了證據保全等重要問題,樹立了中國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形象……”今年2月,一家日本企業向西安中院發來感謝信。該企業因商標糾紛,申請對海關扣押的被控侵權產品進行證據保全,申請時距扣押結束已不足三天,西安中院及時研判,與海關對接后僅抽取一箱貨物迅速達成“標本式”證據保全,實現了原告證據保全、被告及第三方企業可正常生產經營的“多贏”局面,為依法高效化解國際商事糾紛貢獻了“西安速度”和“中國法院方案”。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
回望過去的三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中小企業舉步維艱。在西安中院辦理的知識產權類侵權案件中,很多是小商戶實施的銷售類侵權行為,法官要求舉證產品來源時,他們往往一臉迷茫。
考慮到此類小商戶大多法律意識淡薄,侵權惡意不顯著,西安中院積極響應“六穩”“六?!碧栒?,全面保障企業復工復產、人民生活穩定:在合法來源認定標準上,與其規模、行業習慣相匹配;在判賠數額上,統籌考量其是否具有辨識能力、侵權產品價值、危害度等,重在規范其今后的經營行為。
“大姐,被告是否應訴會影響判賠數額,我建議您還是前來應訴,一來減輕賠償負擔,二來聽一聽庭審,以免咱以后再糊里糊涂成了被告?!痹诎讣徖碇?,法官們總是鼓勵被告參加庭審,通過庭審“實景課堂”進行普法,減少重復侵權行為。
司法為民,為的是一個個具體的當事人,也是“有潛在受害風險、無法尋求法律保護”的不特定群眾。
被告人王某宗犯假冒注冊商標罪、被告人胡某章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暨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賠償案,系陜西省首例知識產權刑事案件中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案件。當不特定消費主體利益被侵害往往因不知情、訴訟主體不明等,無法尋求法律的保護時,法院從社會公眾信賴利益、司法保護力度等方面綜合考慮,判決支持了訴請的三倍懲罰性賠償,并判令被告人在媒體上道歉,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本案做到了由訴訟“點保護”,擴展至面向群眾生命財產的“面保護”;由打擊性保護,擴展到補償救濟受害人的恢復性保護;由損耗填平保護,擴展至懲罰性賠償;打通了知識產權案件審理全鏈條,是知識產權案件“三審合一”優勢的生動體現,2022年被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表彰為保護消費者權益典型案例。
近五年來,陜西全省法院知識產權案件結案25337件,西安兩級法院共審結知識產權案件15477件,占全省比例超過60%,2022年8月16日,首屆“一帶一路”商事法律合作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西安中院黨組書記、院長趙雷應邀作了題為《“一帶一路”背景下司法保護的西安樣板》主旨發言,向全社會展示了西安法院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保護治理的司法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新征程已全面開啟,西安中院將始終與科技創新同頻共振,讓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成為平穩遼闊的海洋,保障、推動經營主體的創新創造能力千帆競發,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保駕護航。(記者 賀雪麗 通訊員 邸 巖 許 穎)
代表委員點評
全國人大代表古清月:為當事人化解矛盾提供更優的“西安模式”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通過與西安知識產權法庭的座談交流,讓我對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細致的了解,也讓我們對在科研過程中如何能夠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有了一定的啟發。
西安中院近年來圍繞區域經濟發展大局,依托西安知識產權法庭,主動作為,出臺了一系列保經濟、促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了一系列創新性舉措,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更是走在了前列,探索適用的“融解決”等國際創新爭端解決方式,為當事人化解矛盾提供了更優的“西安模式”,也為西安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尤其是近年來面對疫情,能夠在堅守公正的同時,很好地均衡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知識產權保護,實現了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一,值得肯定。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要求我們要堅持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繼續走好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未來,希望西安中院能夠進一步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發揮好法院在維護公平正義、助推經濟區域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法官在依法裁判的同時,要將情、理、法相融合,在裁判說理時,注重發揮司法裁判對公序良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讓人民群眾能夠感受到更多的司法溫度。更要進一步加大對大專院校師生、企業知識產權普法宣傳力度,強化院校、院企溝通聯系,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全力促進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為西安乃至陜西加快推進引領型知識產權強市、強省建設,推動高水平自立自強,推進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