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質效就是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海波說,“全省法院要扎實奮戰三年,實現審判工作整體走在全國前列,以審判質效綜合提升的實際成效服務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br />
在今天召開的綜合提升審判質效推動全省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工作部署視頻會議上,張海波強調,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落在審判工作的實處,著力在促公正、提效率、強隊伍上下功夫,在每一個具體案件辦理的全過程、各環節中,更好地實現群眾的利益訴求、公正需求和價值追求,在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中,把實現公正和追求效率、依法辦案和服務大局更好結合起來。
如何堅持問題導向?如何針對影響和制約審判質效的“痛點”“堵點”“難點”補短板、強弱項、固基礎?會前,廣東高院赴各地深入調研,2個月內先后召開了10余場座談會,問計于基層,問策于一線,用司法大數據分析各地案件數量和類型特點,明確不搞“一刀切”式的目標,構建了“一降兩升三優化”審判質效提升評價目標體系,即:存案下降;審判質量和實質解紛能力提升;四類案件監管機制、繁簡分類審理機制、裁量權和執行權規范行使機制優化。評價目標體系采用的“指標+機制”二元結構,涵蓋了審判效率、審判質量、審判能力和審判權運行機制等內容,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審級“量身定做”評價項目和評價方法。
“提升審判質效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工程,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如何把握其中的辯證關系?”張海波這樣說,把公正作為審判工作的根本要求,準確把握案件數量和質量的關系、訴源治理和立案登記制的關系、服判息訴和保障當事人訴權的關系、司法裁判穩定性與審判監督職能的關系、司法辦案和業務指導的關系,實現全省法院審判質效整體提升。(吁青 莊緒義)
責任編輯:孫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