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vuvqp"><video id="vuvqp"></video></ins>
<tr id="vuvqp"></tr>

<tr id="vuvqp"><nobr id="vuvqp"><delect id="vuvqp"></delect></nobr></tr>

    <tr id="vuvqp"><small id="vuvqp"><acronym id="vuvqp"></acronym></small></tr>
    所在位置: 首頁 > 權威發布 > 指導性案例
    指導性案例207號: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檢察院訴王玉林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案
    •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 發布時間:2023-01-11 16:24:17

      指導性案例207號

      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檢察院訴王玉林

      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案

     ?。ㄗ罡呷嗣穹ㄔ簩徟形瘑T會討論通過 2022年12月30日發布)

      關鍵詞  民事/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非法采礦/生態環境損害/損失整體認定/系統保護修復

      裁判要點

      1.人民法院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應當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對非法采礦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不僅要對造成山體(礦產資源)的損失進行認定,還要對開采區域的林草、水土、生物資源及其棲息地等生態環境要素的受損情況進行整體認定。

      2.人民法院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應當充分重視提高生態環境修復的針對性、有效性,可以在判決侵權人承擔生態環境修復費用時,結合生態環境基礎修復及生物多樣性修復方案,確定修復費用的具體使用方向。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64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65條(本案適用的是自2010年7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6條)

      基本案情

      2015年至2018年期間,王玉林違反國家管理礦產資源法律規定,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使用機械在南京市浦口區永寧鎮老山林場原山林二礦老宕口內、北沿山大道建設施工紅線外非法開采泥灰巖、泥頁巖等合計十余萬噸。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檢察院以王玉林等人的行為構成非法采礦罪向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該案審理期間,王玉林已退賠礦石資源款4455998.6元。2020年3月、8月,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先后出具《“南京市浦口區王玉林等人非法采礦案”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報告》(以下簡稱《評估報告》)《“南京市浦口區王玉林等人非法采礦案”生態環境損害(動物類)補充說明》(以下簡稱《補充說明》)。南京市人民檢察院認為,王玉林非法采礦造成國家礦產資源和生態環境破壞,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遂提起本案訴訟,訴請判令王玉林承擔生態破壞侵權責任,賠償生態環境損害修復費用1893112元(具體包括:1.生態資源的損失中林木的直接經濟損失861750元;2.生態系統功能受到影響的損失:森林涵養水損失440233元;水土流失損失50850元;土壤侵蝕損失81360元;樹木放氧量減少損失64243元;鳥類生態價值損失243122元;哺乳動物棲息地服務價值損失18744元;3.修復期間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損失132810元)以及事務性費用400000元,并提出了相應的修復方案。

      裁判結果

      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4日作出(2020)蘇01民初798號民事判決:一、被告王玉林對其非法采礦造成的生態資源損失1893112元(已繳納)承擔賠償責任,其中1498436元用于南京市山林二礦生態修復工程及南京市浦口區永寧街道大橋林場路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394676元用于上述地區生物多樣性的恢復及保護。二、被告王玉林承擔損害評估等事務性費用400000元(已繳納),該款項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劃轉至南京市人民檢察院。判決后,南京市人民檢察院與王玉林均未上訴,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非法采礦對生態資源造成復合性危害,在長江沿岸非法露天采礦,不僅造成國家礦產資源損失,還必然造成開采區域生態環境破壞及生態要素損失。環境和生物之間、生物和生物之間協同共生,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形成動態的平衡。一個生態要素的破壞,必然會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多個要素造成不利影響。非法采礦將直接導致開采區域的植被和土壤破壞,山體損壞影響到林、草蓄積,林、草減少影響到水土涵養,上述生態要素的破壞又直接、間接影響到鳥類和其他動物的棲息環境,造成生態系統的整體破壞及生物多樣性的減少,自然要素生態利益的系統損害必將最終影響到人類的生產生活和優美生態環境的實現。被告王玉林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即實施非法采礦行為,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主觀存在過錯,非法采礦行為與生態環境損害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之規定,對其行為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

      一、關于生態環境損害計算問題

     ?。ㄒ唬┥鷳B資源的經濟損失計算合理。非法采礦必將使被開采區域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受損山體的修復及自然林地的恢復均需要合理周期,即較長時間才能重新恢復林地的生態服務功能水平,故《評估報告》以具有20年生長年限的林地作為參照計算具有一定合理性,《評估報告》制作人關于林木經濟損失計算的解釋科學,故應對非法采礦行為造成林木經濟損失861750元依法予以認定。

     ?。ǘB類生態價值損失計算恰當。森林資源為鳥類提供了棲息地和食物來源,鳥類種群維持著食物鏈的完整性,保持營養物質循環的順利進行,棲息地的破壞必然導致林鳥遷徙或者食物鏈條斷裂,一旦食物鏈的完整性被破壞,必將對整個森林生態系統產生嚴重的后果?!堆a充說明》載明,兩處非法開采點是林鳥種群的主要棲息地和適宜生境,非法采礦行為造成鳥類棲息地被嚴重破壞,由此必然產生種子傳播收益額及改善土壤收益額的損失。鳥類為種子的主要傳播者和捕食者,可攜帶或者吞食植物種子,有利于生態系統次生林的自然演替;同時,次生林和原始森林系統的良性循環,也同樣為鳥類的自然棲息地提供了庇護,對植物種子的傳播具有積極意義?!堆a充說明》制作人從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種間生態平衡的角度,對非法采礦行為造成平衡性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等方面對鳥類傳播種子損失作出了詳細解釋,解釋科學合理,故對非法采礦造成鳥類生態價值損失243122元予以認定。

     ?。ㄈ┎溉閯游飾⒌胤諆r值損失客觀存在。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哺乳動物繁衍和生存的主要棲息地之一。哺乳動物不僅對維持生態系統平衡有重要作用,還能夠調節植物競爭,維護系統物種多樣性以及參與物質和能量循環等,是改變生態系統內部各構件配置的最基本動力。雖然因客觀因素無法量化棲息地生態環境損害價值,但非法采礦行為造成山體破壞和植被毀壞,導致哺乳動物過境受到嚴重影響,哺乳動物棲息地服務價值損失客觀存在。結合案涉非法采礦區域位于礦坑宕口及林場路口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上述區域植被覆蓋率以及人類活動影響造成兩區域內哺乳動物的種類和數量較少等客觀因素,公益訴訟起訴人主張按照其他生態環境損失1874368元的1%計算哺乳動物棲息地服務價值損失18744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應當依法予以支持。

      二、關于生態環境修復問題

      恢復性司法理念要求受損的生態環境切實得到有效修復,系統保護需要從各個生態要素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保護,對破壞生態所造成的損失修復,也要從系統的角度對不同生態要素所遭受的實際影響予以綜合考量,注重從源頭上系統開展生態環境修復,注重自然要素生態利益的有效發揮,對長江流域生態系統提供切實有效的保護。鑒于非法采礦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應當采取消除受損山體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以及從盡可能恢復其生態環境功能的角度出發,結合經濟、社會、人文等實際發展需要進行總體分析判斷。

      案涉修復方案涵蓋了山體修復、植被復種、綠地平整等生態修復治理的多個方面,充分考慮了所在區域生態環境結構的功能定位,體現了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種生態要素協同治理的理念,已經法庭技術顧問論證,結論科學,方法可行。王玉林賠償的生態環境損失費用中,屬于改善受破壞的自然環境狀況,恢復和維持生態環境要素正常生態功能發揮范疇的,可用于侵權行為發生地生態修復工程及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使用。本案中生物棲息地也是重要的生態保護和修復目標,生物多樣性受到影響的損失即鳥類生態價值損失、哺乳動物棲息地服務價值損失、修復期間生物多樣性價值恢復費用屬于生物多樣性恢復考量范疇,可在基礎修復工程完成后,用于侵權行為發生地生物多樣性的恢復及保護使用。

      綜上,法院最終判決王玉林對其非法采礦造成的生態資源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并在判決主文中寫明了生態修復、地質治理等項目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費用使用方向。

     ?。ㄉР门袑徟腥藛T:陳迎、姜立、劉尚雷、陳美芳、毛建美、丁茜、任重遠)

    責任編輯:劉帆